|
矿物学名称为电气石,英文为Tourmaline,宝石中成分最复杂,颜色最丰富的品种之一,曾同欧泊一起作为十月生辰石,象征平安和希望。
一、成分及性质
1.化学成分
复杂的硼硅酸盐,(Ca、K、Na)(Al、Fe、Li、Mg、Mn)3(Al、Cr、Fe、V)6(BO3)3Si6O18(OH,F)4化学通式可简写为:NaR3Al6B3Si6O27(OH)4
其中R位置类质同像替代广泛,又可分为四个单元组分。
R=Mg 镁电气石 R=Fe 黑电气石 R=Li+Al 锂电气石 R=Mn 钠锰电气石
镁电气石-黑电气石之间以及黑电气石和锂电气石之间形成完全的类质同像系列。
2.晶系及结晶习性
三方晶系,常见单形、三方柱、六方柱、三方单锥、复三方单锥等,柱面纵纹发育,横截面呈球面三角形。
![]() |
![]() |
![]() |
![]() |
图3-9-1
|
图3-9-2
|
图3-9-3
|
图3-9-4
|
晶体素描图
|
长柱状的晶体呈晶簇状产出
|
柱状晶形的晶面上有密集的纵纹
|
横截面呈球面三角形
|
二、物理及光学性质
1. 颜色:较为丰富,包括光谱色中的各种颜色,并且深浅、浓度不一。富Fe碧玺呈暗绿、深蓝、褐或黑色,高镁碧玺常为黄色或褐色,高锂和 碧玺呈玫瑰红色或淡蓝色,高铬常呈深绿色。并且色带发育,晶体沿C轴由中心到边缘呈不同色带。如西瓜碧玺,亦可垂直于C轴呈平行色带,如"双色"或"三色"碧玺。
![]() |
![]() |
![]() |
![]() |
图3-9-5
|
图3-9-6
|
图3-9-7
|
图3-9-8
|
三色碧玺
|
双色碧玺
|
"西瓜"碧玺
|
各种颜色的碧玺
|
2.光泽与透明度:玻璃光泽,透明-半透明,黑色多不透明
3.光性:一轴晶,负光性
3. RI和DR:RI:1.62-1.65 DR:0.018±0.004 颜色成分变化而改变。宝石级DR常在0.0018附近。
![]() |
图3-9-10
|
碧玺RI的测试
|
5.多色性:中-强 随体色而变
6.光谱:红色、蓝色和绿色碧玺均显示吸收谱线和带。
红色、粉红色,绿区宽吸收带,525nm、450nm、458nm。
绿色蓝色:498nm吸收窄带,468吸收带。
7.发光性:多数无紫外荧光,粉红色品种可呈弱的红色荧光。
8.解理和断口:无解理,贝壳状断口
9.硬度:摩氏硬度7-7.5
10.相对密度:3.01-3.11,随成分而变。粉红色品种带为3.06
11.色散:低0.017
12.光学效应:含大量定向的线状或管状包裹体品种具猫眼效应。
![]() |
图3-9-11
|
碧玺猫眼
|
13.包裹体:各相态包裹体,气液相常呈线状、管状或薄层状分布。
![]() |
![]() |
图3-9-12
|
图3-9-13
|
碧玺中的针管状包体
|
碧玺猫眼中的生长管
|
14.其它性质:具热电效应和压电效应,亦有"吸尘层"之称。
三、主要鉴别特征
1. 原石的鉴别:
长柱状晶体,三方柱、六方柱及三方单锥的聚形,晶体的横断面呈球面三角形,晶面上有密集的纵纹。由于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在部分晶体的上、中、下会出现两至三种不同的颜色。部分晶体会在晶体的内外出现不同的颜色,如内红外绿者则称为"西瓜"碧玺。
![]() |
![]() |
图3-9-14
|
图3-9-15
|
长柱状体晶面上的密集纵纹
|
长柱状晶体的上下形成不同的颜色
|
2. 成品的主要鉴别:
a 颜色:碧玺的颜色丰富多彩,红色、粉红色、绿色、暗绿色、蓝色、黄色、无色和褐色。其中以红色,尤其是双桃红最佳。
![]() |
![]() |
![]() |
图3-9-16
|
图3-9-17
|
图3-9-18
|
碧玺的颜色丰富多彩
|
粉红色碧玺
|
蓝色碧玺
|
![]() |
![]() |
![]() |
![]() |
图3-9-19
|
图3-9-20
|
图3-9-21
|
图3-9-22
|
绿色、蓝色碧玺
|
黄色、褐色碧玺
|
碧玺颜色品种
|
三色碧玺
|
b 折射仪: RI:1.62-1.65 DR:0.018 (0.014-0.021) 一轴(-)
c 二色镜:碧玺多色性明显至强,多色性颜色在体色的深浅上发生变化。
d相对密度:碧玺SG 3.01-3.11 在3.05悬浮或缓慢的↑或↓ 。
与红色碧玺相似宝石有红宝石、粉红色托帕石、红色尖晶石、 锂辉石等。
![]() |
![]() |
![]() |
图3-9-23
|
图3-9-24
|
图3-9-25
|
红碧玺
|
红宝石
|
红托帕石
|
![]() |
![]() |
图3-9-26 |
图3-9-27
|
红尖晶石
|
锂辉石
|
颜色
|
红碧玺
|
红宝石
|
红托帕石
|
红尖晶石
|
锂辉石
|
|
粉红色
|
红中带紫
|
浅红色
|
大红色
|
粉红色
|
||
折射仪
|
RI
|
1.62-1.65
|
1.76-1.78
|
1.63-1.64
|
1.715-1.730
|
1.66-1.68
|
DR
|
0.018
|
0.008
|
0.008
|
单折射
|
0.015
|
|
光性
|
一轴(-)
|
一轴(-)
|
二轴(+)
|
均质体
|
二轴(+)
|
|
多色性
|
明 显
|
明 显
|
明 显
|
无
|
显 著
|
|
浅粉-粉红色
|
红色-橙红色
|
淡红-浅红
|
三色性
|
|||
偏光镜(锥光)
|
显一轴晶干涉图
|
显一轴晶干涉图
|
显二轴晶干涉图
|
全消光
|
显二轴晶干涉图
|
|
分光镜
|
无典型吸收光谱
|
典型的铬谱蓝区有三条吸收线
|
无典型吸收光谱
|
典型的铬谱
蓝区无吸收线 |
无典型吸收光谱 |
与绿色碧玺相似宝石有:绿色蓝宝石、铬透辉石、祖母绿等。
多色性
|
绿碧玺
|
绿色蓝宝石
|
铬透辉石
|
祖母绿
|
|
明显浅绿-深绿
|
明显绿-蓝绿
|
浅绿-翠绿色
|
绿色-黄绿\蓝绿
|
||
折射仪
|
RI
|
1.62-1.65
|
1.76-1.78
|
1.67-1.70
|
1.56-1.60
|
DR
|
0.018少数0.039
|
0.008
|
0.025
|
0.004-0.009
|
|
光性
|
一轴晶(-)
|
一轴晶(-)
|
二轴晶(+)
|
一轴晶(-)
|
|
分光镜
|
无典型吸收光谱
|
蓝区450nm
|
红区显铬吸收线
|
为典型的铬谱
|
|
放大观察
|
干净或晶体包体和气液包体 | 六方生长色带及晶体包体和针状包体 | 刻面棱双影线明显,晶体包体也显双影象 | 内含物丰富,晶体包体,气液两相和三相包体 |
与蓝色碧玺相似的宝石有:蓝宝石、蓝托帕石、海蓝宝石、堇青石等。
![]() |
![]() |
图3-9-28
|
图3-9-29
|
蓝碧玺
|
蓝宝石
|
![]() |
![]() |
![]() |
图3-9-30
|
图3-9-31
|
图3-9-32
|
蓝托帕石
|
海蓝宝石
|
堇青石
|
颜色
|
蓝碧玺
|
蓝宝石
|
蓝托帕石
|
海蓝宝石
|
堇青石
|
|
深蓝色
|
蓝中带紫
|
浅蓝色
|
浅蓝色
|
紫蓝色
|
||
折射仪 | RI |
1.62-1.65
|
1.76-1.78
|
1.63-1.64
|
1.57-1.585
|
1.54-1.55
|
DR |
0.018
|
0.008
|
0.008
|
0.005-0.006
|
0.008-0.012
|
|
光性 |
一轴(-)
|
一轴(-)
|
二轴(+)
|
一轴(-)
|
二轴晶
|
|
多色性 |
明 显
|
明 显
|
明 显
|
明显
|
显 著(三色性)
|
|
浅蓝-深蓝色
|
蓝-蓝绿\黄绿
|
无色-浅蓝色
|
浅色-海水蓝
|
紫蓝\浅蓝\浅黄色
|
||
偏光镜(锥光) |
显一轴晶干涉图
|
显一轴晶干涉图
|
显二轴晶干涉图
|
显一轴晶干涉图
|
显二轴晶干涉图
|
|
分光镜 |
无典型吸收光谱
|
典型的铁谱蓝区有三条吸收窄带
|
无典型吸收光谱
|
显铁谱蓝区有吸收线
|
无典型吸收光谱
|
|
相对密度 |
3.01-3.11
|
3.99-4.01
|
3.53-3.56
|
2.70-2.90
|
2.57-2.60
|
区分要点:干涉图、折射率与双折率,轴性及光性,多色性、相对密度包裹体等方面综合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