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化学成分
磷灰石是钙的磷酸盐Ca5(PO4)3(F, OH, Cl),其中Ca3+常被Sr2+、Mn2+离子取代,并含有微量的Ce、U、Th等稀土元素。
二、晶系及结晶习性
磷灰石属六方晶系。晶体常呈六方短柱状,厚板状、粒状,一些晶体还可见发育完好的六方双锥。
![]() |
图5-5-1
|
磷灰石的晶体素描图
|
三、物理光学性质
1. 颜色
常见的颜色有绿色、浅绿色、天蓝色、紫色、黄-浅黄色、粉红色及无色等。磷灰石的颜色多样性与其所含的稀土元素的种类及含量密切相关。
![]() |
图5-5-2
|
各种颜色的磷灰石
|
2. 光泽及透明度玻璃光泽,透明一半透明。
3. 光性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
4. 折射率与双折射率:常因成分的变化而有一定变化范围,宝石级折射率值为1.63-1.64,DR值为0.003±0.002。
5. 多色性:蓝绿色的磷灰石多色性比较明显。
6. 发光性:磷灰石的荧光因颜色不同而不同,LWWV和SWWW均可见。
7. 吸收光谱:蓝色和绿色的磷灰石显示稀土元素的混合吸收谱。吸收光谱二个。
8. 解理:解理不发育,{0001}不完全解理至中等,{1010}不完全,断口不平坦。
9. 硬度:摩氏硬度为5。
10. 相对密度:宝石常为3.18-3.20。
11. 11.内部特征:多种因相包裹体。气液相包裹体、负晶、长管状包裹体、生长结构线等。
![]() |
![]() |
图5-5-3
|
图5-5-4
|
磷灰石猫眼效应
|
与磷灰相似的宝石有碧玺、绿柱石、托帕石等,其中双折率值、相对密度及典型光谱为重要区分依据。
磷灰石双折射率值低,DR0.002-0.006,相似宝石的折射率都大于磷灰石;相对密度SG3.18,在3.05的重液中漂浮,在3.32的重液中下沉;而相似宝石在3.32重液中均呈下沉状态;磷灰石具有典型稀土谱,而碧玺、绿柱石和托帕石无典型光谱。